下尿路症狀(LUTS, Low Urinary Tract Symptoms)是近年來泌尿科學界相當熱門的話題,但它實際上是包含了多個症狀以及病因的面向,若不深究其症狀背後的真正病因,則往往治療效果不如預期。尤其在男性病患身上,我們習慣以前列腺(或攝護腺)肥大(BPE, Benign Prostate Enlargement)來解釋所有的男性下尿路症狀,但隨著近年來基礎、臨床研究與藥物研發的進步,男性下尿路症狀之診斷與治療的觀念與作法都與過去有極大的不同。最明顯的改變就是,面對男性下尿路的諸多症狀,我們不再單單以前列腺為其唯一的病因(Prostatism);而是進而考慮到下尿路症狀背後所引起的諸多原因,例如:膀胱、前列腺及尿道等器官的病理變化,如此就會使得診斷與治療更準確、更有效。
在本期會訊中,我特別為各位讀者準備了三篇文章。一是有關歐洲泌尿科醫學會針對男性下尿路症狀所制定的臨床指引(EAU guidelines for Male LUTS),以及這幾年來診斷與治療之觀念與作法的改變; 再一是介紹男性膀胱過動症(Male Overactive Bladder),文中可以看出男性膀胱過動症會比女性患者較常出現膀胱出口阻塞(BOO, 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的現象;另一是說明男性下尿路症狀之藥物治療;特別針對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幾種不同作用機轉的藥物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其中後兩篇的作者為我們泌尿科界的新秀:蘇彥榮醫師目前服務於台大新竹分院、彭元宏醫師目前服務於天成醫院。兩位雖然才剛擔任年輕的主治醫師,除了日常的醫療工作負擔外,也會利用時間做文獻的查考與文章的寫作,更常在地區月會及研討會上分享他們的心得。這正是我們泌尿科界常見的日以繼夜、精益求精的敬業與樂學的精神,值得我們的嘉許與鼓勵。